市场中的投资者常有一种奇特的行为模式。在市场下跌时,他们往往过度谨慎;而在市场上涨时,又会盲目乐观。这种矛盾体现了人们面对市场涨跌时态度的截然不同,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去探讨的。
市场下跌时的谨慎分析
在市场下跌的时候,人们常常会投入很多精力去进行研究和分析,想要精准地预测出底部。例如 2008 年的金融危机,市场持续下探,很多投资者和分析师整天都在研究各种数据指标,涵盖从宏观经济到企业财报等方面,他们有的在各个金融机构的办公室里,有的在自己家中。他们担忧投入的资金会大幅度减少。这种谨慎是因为对损失存在恐惧。然而,即便进行了大量的分析,也很难确切地判断出底部,很多人错过了真正的抄底机会,被困在了无尽的分析等待之中。
投资者会受到各类负面消息的影响。像在加密货币市场出现某次大幅下跌的情况时,各种媒体上都满是悲观的言论,许多投资者听到这些消息后变得更加恐慌,于是在市场中只能跟着潮流走,不敢轻易进入市场。
市场上涨时的盲目乐观
当市场处于上涨态势时,呈现出另一番情形。以互联网泡沫时期为参照,在纳斯达克的各大公司股票持续攀升之际,众多投资者持续进行买入操作。他们在办公室内以及交易大厅里,满怀兴奋地点击着买入按钮,几乎未曾对背后的风险进行深入思索。他们目睹他人买入并获利,受贪婪情绪的驱使,纷纷盲目跟风。在这个时候,整个市场宛如一场狂欢的派对,每个人都转变为乐观的预言家,大肆谈论着股票将会涨到多高的程度,却并未思考盈利是否能够持续下去。
周围人的致富情况产生了一种效应,这种效应催生了盲目乐观。在一些新兴市场出现炒作热潮时,看到身边的人好像能轻松赚到钱,很多人就无法控制自己想要进入市场捞一笔的冲动,把谨慎完全抛到了脑后。
恐惧与贪婪的主导
在市场中,恐惧和贪婪主导着我们的行为。加密货币市场暴跌时,有各种消息在铺天盖地地警告着市场的崩溃,恐惧随之弥漫开来,投资者处于极为紧张的状态。而一旦市场转为上涨,贪婪就开始掌控局势,大家都希望能在上涨趋势中分得一份利益。2015 年 A 股市场的牛市里,很多股民就是如此,被贪婪所控制,持续投入资金,全然不顾估值已经过高。
这种情绪主导往往会导致不合理的决策。人们在恐惧的时候会低价割肉,在贪婪的时候会高价追入,最终导致损失惨重。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在面对涨跌的情况时失去了平衡。
损失厌恶与羊群心态
人类存有损失厌恶的心理。例如,有些投资者持有股票,股票一旦下跌少许,他们便会极为焦虑,格外担心损失会进一步扩大。这种心理还致使羊群心态广泛存在。在房地产市场形势火热之时,当看到周围的人都因买房而获利后,许多人不考量自身的需求以及经济实力,就盲目跟风去买房。
在市场处于疯狂上涨的时期,大部分人都存有害怕被落下的心理。就如同过去虚拟货币被炒作的时候,许多投资者会跟随大众而投身于其中,然而在这个时候,往往市场已经临近顶部了,这种盲目地跟随大众的行为很容易引发巨大的损失。
预测市场的徒劳
试图去预测市场的顶部和底部这件事是极为愚蠢的。就像在历史上的郁金香狂热时期那样,当人们大声呼喊顶值的时候,市场依然在疯狂地上涨,然而真正到达顶部之后,又会迅速地暴跌。
提前喊顶或者预底部这两件事,都很难做到准确。因为市场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,像宏观政策,突发的重大事件之类的。在 2020 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,谁都没办法准确地预测出市场的底部,等大家察觉到的时候,市场已经开始反弹了。
应对策略及纪律性
交易者需从积累与分配的角度进行思考,然后制定计划并严格予以执行。像股神巴菲特,他长久地坚持着价值投资策略。我们同样要有纪律性,去克服 FOMO 情绪。即便在投资组合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时,比如 2008 年,很多人的投资下跌了 50%甚至更多,我们也要按照计划,在价格低、情绪差的时候进行买入。倘若计划是逢高获利,就不能被疯狂的涨势所迷惑,要坚持逐步卖出。
在实际操作层面,这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。当市场处于狂欢状态,身边的人都在赚钱时,要抑制住快速获利的想法是很困难的;而当市场下跌,自己遭受严重亏损之后,再去拥有买入的勇气也并非易事。只有始终坚守纪律,不断重复应用相应的策略,才能够取得成功。